中興通訊陳新宇:5G核心網 新網絡、新業務、新價值
C114訊 2月26日消息(劉定洲)過去的2020年,是5G網絡大規模建設之年,5G核心網也伴隨著5G SA商用,開啟了強勁增長。據市場研究公司Dell'Oro Group的報告,2020年全球5G核心網市場收入預計將達到10億美元,隨著電信運營商加速5G核心網部署, 2021年該市場的收入將一直呈現強勁增長態勢。
中國供應商據占據了最大份額。根據Dell'Oro Group數據,中興通訊5G核心網產品位居業界前二,成為中國電信運營商的主要供應商。在MWCS 2021期間,中興通訊副總裁、電信云及核心網產品總經理陳新宇對C114等媒體系統地介紹了5G核心網的應用,并展望了其面臨的挑戰和發展前景。
革新傳統業務
不可否認的是,運營商傳統的語音和短信業務,在越來越豐富的互聯網應用面前,顯得有些“老土”,黯然失色。但這兩項傳統業務作為運營商的“基本盤”,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價值。5G核心網將革新這兩項業務,不是“新瓶裝舊酒”,而是“舊貌換新顏”。
陳新宇指出,傳統語音以聽為主,5G時代將打造5G新通話,在現有的通話場景下,為用戶提供其它信息交互,包括視頻、彩鈴、圖片、文字、位置、名片、動作、表情等。同時,還可以結合AR/VR/MR等技術,對視頻進行渲染,帶來更多好玩的通話應用。
此外,5G新通話可以為企業宣傳信息推送和展示、個性化信息展示,從而創造新的商機。傳統語音單一的功能,將得到極大豐富,成為一個社交與工作的場景,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間。
去年公開亮相的5G消息,也是同理。傳統消息業務主要用于接受信息,而全新的5G消息目標是打造電信業務的統一數字化入口和統一服務,有望成為移動互聯網流量新入口。在運營商領導下,5G消息生態鏈正在努力構建中,中興通訊作為重要參與者,是中國移動5G消息系統的最大供應商,成功中標中國移動5G消息項目四大區十七省份,份額接近60%。
賦能行業應用
相比前幾代無線技術,5G的最大特點是走出通信業,走進千行百出,助力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。國家提出的“新基建”,5G擔當了排頭兵角色。
陳新宇表示,從行業客戶視角看,數字化服務要求低成本、超低時延、高安全可靠保障、網絡資源獨享、服務等級協議(SLA)保障和自運維等差異化需求。中興通訊打造了全場景核心網解決方案,以滿足差異化場景需求。
面向通用場景,基于大網5GC(Common Core)解決方案+邊緣計算(Common Edge)解決方案的結合,采用網絡切片技術實現按需組網。通過動態切片的自動化創建,實現全網資源的調度,快速定制,滿足ToC/ToH客戶和ToB客戶資源保障和隔離需求。
面向特定ToB場景,尤其是面向行業高安全可靠保障需求或者網絡資源獨享等場景,中興通訊提出了5G核心網全下沉方案(專用5GC,簡稱i5GC)+極簡MEC(iMEC),靈活按需定制,對外接口僅開放N1/N2/N3/N6/N9來降低對接復雜度,減少運維工作量,滿足行業自服務快速建網需求。
基于上述方案能力,中興通訊聯合運營商、與超過500家合作伙伴廣泛開展“5G+行業”應用探索,覆蓋工業、教育、醫療、媒體、交通等15個重點行業。例如在電力行業5G應用,中興通訊在常規網絡切片基礎之上,創新引入PRB硬切片、智能調度、關鍵鏈路冗余可靠性增強等功能,有效提高安全性,確保低時延高可靠傳輸,通過智能調度控制和業務本地分流實現5G網絡效能最大化。
挑戰很大,前景看好
5G核心網并非簡單的4G核心網升級,而是一套全新的系統,伴隨著5G SA商用提供能力支撐,其發展演進還面臨很多挑戰或者說不足。陳新宇介紹,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。
其一是網絡架構仍需演進,當前SBA服務化架構距離動態彈性網絡仍有距離,端到端切片尚未打通,網絡能力尚未全面開放。未來空天地一體化覆蓋帶來的多接入、工業互聯網的異構網絡融合,與IP網絡演進技術的同步等,均需要對網絡架構的演進持續研究。
其二是網絡能力仍需加強,以支撐未來工業互聯網的全方位需求。網絡帶寬、時延無法滿足XR沉浸式的體驗及全息通信應用,上行網絡帶寬及確定性功能局限仍制約著工業互聯網應用的發展,移動性管理還不能滿足高速業務連續性需求。
此外,網絡智能化還需持續演進,隨著網絡復雜度提升,傳統的人工運維模式無法勝任,基于數據感知、采集、分析、決策的閉環人工智能技術,實現網絡運維運營的自動化、智能化;邊、管、云、端需要深度融合及協同發展,達到資源效率的最大化以及服務體驗的最優化;隨著工業互聯網等更多場景應用,安全問題將更加突出。
這些挑戰反映的是5G核心網面臨的廣闊使用前景。陳新宇強調,大數據技術、工廠操作技術等不同領域的技術與ICT技術融合,有利于加速網絡創新。核心網作為網絡的神經中樞,肩負著使能全場景,賦能千行百業的使命。面向B5G/6G,中興通訊以融合核心網為愿景,將推動5G的全場景拓展,助力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。